預算有限,該怎麼幫小孩買第一張保單?

2011040706:54



的確…我真的在幫寶貝買保單的時候很頭痛= ="


喵爸說…有健保就ok囉!! 不過我就覺的總是少了什麼,但真的保又覺的經濟壓力會過不去。


加上現在2代健保的推動…真的感覺健保一代不如一代。雖然各有利幣但取個平衡點還是必要的。


弟弟的保單現在就還在觀望中,姊姊的時候早就買了>///<

(算是偏心嗎?呵呵~~)


有上網看一下基本的選擇和一些解說。這篇文章讓我覺的真的不錯~雖然只是入門的解說但也是幫護寶心切的爸媽解答疑惑。





   


  剛當新手媽媽的夏綠蒂最近很苦惱,因為她想要幫剛滿月的女兒買人生的第一張保單,沒想到各路親友紛紛推薦從事保險工作的朋友,熱心地提供各種投保建議,甚至送上厚厚一疊的保單建議書。


  不過,夏綠蒂當前最需要解答的問題是:究竟小孩需要哪幾種保險?如果手中預算有限,又該如何讓小孩擁有基本保障,卻又不會覺得保費是沈重負擔呢?


  擁有一對兒女的磊山保經執行副總經理龔立煒建議,如果預算有限,應該先幫孩子建立基本的住院醫療保障,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增加意外險與癌症險,當基本的醫療保障都有了,行有餘力,再增加儲蓄險或年金險,替小孩準備未來的教育基金。


  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住院醫療險,為因為給付方式、總理賠金額等不同而分成幾重類型(請見下圖)。一般父母在保險前,最關心的應該就是「假使小孩生病住院,到底能領多少保險金?」。而給付金額的多寡,也會影響到繳交保費的高低。


  因此在孩子選擇住院醫療險時,應該先掌握「給付方式」的不同,建立最基本的保障。住院醫療險的給付方式分為三種,也各有優缺點。


住院醫療險不同類型


險種


給付內容


功能


優點


缺點


日額給付(定額型)


主要為病房費(加護病房或燒燙傷病房可加倍給付)以及手術費用。


 


補貼非健保病房差額、看護費用、請假導致的薪水損失。


不用收據,只要住院證明即可申請保險金。


保費較貴。


實支實付(限額)型


病房費(還包括膳食、護理與醫師診察費)、手術費、以及住院期間健保不給付的醫療費用」等。


 


通常可作為看護費用、補品費用,或收入損失的補貼。


保費相對便宜。


必須收據才能申請保險金,保險公司願意承保,才能獲得理賠。


混合型(二擇一)


包含上述兩種給付內容


 


視保戶的需要與實際費用支出狀況,擇一申請。


請領保險金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金額。


保費比實支實付略貴。


  龔立煒建議,給付型態不同的住院醫療險,各有具有獨特的功能與優、缺點,就算父母的預算有限,未必只能從眾多保單中選擇唯一的一種,而是可以利用分配的方式來達成期待的保障額度,同時又能夠降低保費。


  例如,住院日額保障若以一天以2000元為基本保額,其中購買定額型住院醫療險日額1000元,另外再購買混合型住院醫療險日額1000元,兩種類型加起來的保費比起投保定額型住院醫療險日額2000元來得低許多,但卻又能夠享有請領保險時的彈性。


  除此了住院醫療險之外,龔立煒建議意外醫療險也應該納入基本保障中。因為孩子年紀小時,難免會因為跌倒或衝撞等意外導致受傷,例如不小撞破頭縫合、或是骨折、脫臼等狀況,這些意外傷害發生時,不至於需要住院治療,但是意外醫療險可以給付相關治療費用。


  此外,他也建議如果預算稍微寬裕,還可以增加癌症險,因為國人罹癌率愈來愈高,而保險費率會隨著投保年齡而提高,例如同樣保障內容,20歲男性的保費,幾乎是2歲小孩3倍之多,因此他建議癌症險趁年紀小時先買好,保費也比較便宜。




引用 http://pchomekids.pixnet.net/blog/trackback/37e776886d/33636456